洪战辉下海,投入了创业的行列。
这位“全国道德模范”,15年来,克服种种困难,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钱养活自己,抚养幼妹,赡养老父。洪战辉的事迹,感动过中国,感动了多少青年学子成为“自立自强”的人。
人们给予洪战辉最高的赞扬,也正由此,今之洪战辉“下海”,宣布成立“教育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引起了舆论的某些非议。
给洪战辉“下海”以最大“舆论压力”的,是“你是道德模范,怎么可以进市场、做商业,社会责任何在”?
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压力”,即将道德和市场完全对立起来。市场就不道德吗?其实市场经济中那种平等的观念、契约的规则,尤其是“冒多大风险,就有多大利润”的规矩,是颇为“道德”的,比起那种依血统而获取、靠特权而攫取的“道德”,不知道要“道德”多少。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已经二十多年,可惜的是到了近年,关于“市场天然血腥”的言说以及企业家的“原罪论”,竟然复又尘上,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我们不能因为延续几千年封建的观念而拒绝市场,我们也不能因为市场中生了一些其实是非市场的毛病又来否定市场经济,更不能因为一时经济困难就从“市场”退回去。洪战辉当年就是“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赚钱”养活父妹的,大家都说这是一种“道德”,到了他今天同样要靠做生意来养活自己、资助别人,为什么就有违“道德”了呢?
还有一种“压力”,说是洪战辉利用“道德模范”的招牌进行炒作,“拿社会对他的好评赚钱”。其实“社会的好评”,正是洪战辉进入市场的良性资源,这种资源是他自己创造的,他为什么不能“利用”,不能“配置”?这些年,不少劳模办了自己的公司,有的甚至以响当当的名字冠名,人们信任这些公司,很重要的是因为它的人格化,“老板”人品好,公司有诚信,值得依赖。
战辉的人格,他的孝心、爱心和社会责任心,为什么不能转化为品牌?其实洪战辉作为一个名人,不靠国家、不靠扶植,独立地走自己的路,这种“自立自强”的模范行为,正是给社会、尤其给大学生们的道德取向作了一个新的表率,“炒作”一下,又有何妨?
我们一直主张青年学子自主自强,自我创业。当前经济遭遇困难,就业形势严峻,更要提倡这种创业精神。大学生在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下,不等不靠,创业成家,独立成才,既是张扬了新一代强烈的个性、体现出自身价值,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承担社会责任,与国家共渡难关。眼下市场紧运行,风险尤其大,在这种困难时刻、特殊时期,洪战辉决意“下海”,独立创业,他这个“道德模范”的表率作用,我看一点也不比他过去15年的孝父抚妹来得差。
战辉“下海”,开始走上一条“创业艰难百战多”的坎坷之路。创业是有大风险的,市场风云,瞬息万变,一着不慎,就要演“滑铁卢”,所以我们要支持创业,更要宽容失败。洪战辉不是坐“豪华游轮”下海,而是一叶扁舟搏击风浪,谁也不能为他打包票,谁也不能对他过于奢望、过于苛求。我们祝愿洪战辉创业成功,我们也希望洪战辉一旦失利,不要又涌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舆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