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学工动态  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  公寓管理  就业指导  心理咨询  学生资助  国防教育  规章制度 
当前位置: 首页>>思想教育>>正文
不恶小人 有礼君子
2013-09-03 00:00 马军臣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庞大繁冗的人际关系联合体,其中有各色人物,他们各有性格。只要我们身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就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有的是君子,有的则是小人。一个人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有容得小人、敬得君子的气量。
  气量首先是指容得小人的气度。只有让小人知道了我们的忍让,我们和小人之间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实际生活中,做一个有气量的人,对别人的狭隘主动选择包容,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还能赢得他人的敬重。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遇到让自己不如意的任何人和事,这个时候,如果双方都得理不饶人,只会将事情越闹越大。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学会去适当地包容,如此才能“小人不恶”。
   而和君子相交,气度不再指向忍让错误,而更倾向于包容差异、把握交往的距离。君子立身往往高于常人,注重涵养礼数,这样的人宁可孤傲一世,也不惜求和世俗相同。和君子相处时,我们不妨把尊敬留给他,而把距离留在心底。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高明的人和君子相交,总是包容差异、成就和谐,在这个问题上晏婴的见解最为独到而且深刻。
   一次,齐景公出列归来,指着前来接驾得臣子梁丘据对晏婴说:“这个梁丘据与我相处的最为和谐。”晏婴不以为然,反驳说:“他与你只不过相同而已,哪里谈得上和谐?”齐景公很纳闷:“和与同还有区别吗?”晏婴说:“和,如羹焉。”意思是说像厨师煮肉汤一样,把各种原料和作料加在一起,施以薪火,过则泄之,不及则济之,才能蒸调出淳美大羹之味。晏婴又把和比做音乐,五声六律,刚柔清浊,疾之徐之,抑之扬之,才能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同则相反,“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
   晏婴用形象的比喻说明,和有学问、拥有道德的人交往,就应在不同见解中互相尊重、吸收、融合,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心有敬重却不随波逐流。盲目趋同,甚至同流合污,虽共同谋事却各怀异心,这样的交往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总的来说,要想在人际交往中和谐美满,就要辨清君子小人,随机调控我们胸怀的容量。而人际是相互的,要想气量调控用到点子上,关键靠三点:一是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宽阔的胸襟。胸怀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因此,气量,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性。

  
关闭窗口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